新闻通讯

OUR NEWS

北斗七星:有些事情,总要有人做…

心有定数,便不再迷路。

1983年,大韩航空007号航班,从纽约起飞后,离奇迷航至苏联上空。
天色昏暗,苏军射击警告,客机并未察觉,在即将飞离苏联领空时,被导弹击落。
消息传出,举世震惊,冷战阴云正浓,美苏强压怒火,等待黑匣子调查结果。
结果显示,客机闯入领空是因地磁导航故障。同年,美国总统里根决定将建设中的GPS系统,开放全球民用。
普通民众第一次可清晰知道,自己身在星球何处。
两年后,中方负责人卜庆君参加美国GPS研讨会,归国后却另有忧虑。
研讨会上,美方明言,特殊情况下将采取三重措施:降低精度、关闭区域甚至更换通信编码。
因不可受制于人,卜庆君拜访中科院院士陈芳允,商讨中国的卫星定位系统。
陈芳允毕业于清华,抗战时执教西南联大,留洋时设计过世界第一部海用雷达,归国后研发过第一颗卫星,七十年代曾提出卫星定位“灯塔”计划,但无奈搁浅。
美国GPS定位用四星测距,为节约,陈芳允设计出“两星定位”方案,然而受限于八十年代国力,计划再度尘封。老人无奈写诗,“人生路必曲,仍须立我志”。
卫星定位再成焦点,已是九十年代初。
1990年夏天,美国GPS系统第8颗卫星发射当日,海湾战争打响。
多国部队穿越茫茫沙海,伊军茫然无措,伊拉克战俘称,“我们从来不敢进沙漠,在那会把自己丢掉”。
因为天空上的星辰凝视,海湾战争中,伊军伤亡超10万,而美军阵亡仅146人。精确制导的导弹,可以准确钻入前一枚炸出的缺口。
尚未成熟的定位系统,主宰了战争,也摇动着世界的天平。
1993年,中国货轮银河号,遭美方质疑运有违禁化学品。美方关闭了所在海域GPS信号,货轮无奈在印度洋上漂流了33天。
第二年,中国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建设。
九年前的“两星定位”,成为北斗一号主方案。最开始没卫星,项目组从其他两个卫星计划中,腾挪出两颗备用卫星。
1995年,卜庆军去哈工大招人,博士生应聘时都问了两个问题:待遇多少?能解决住房吗?
当时,广州一企业正在校招,月薪五千,提供住房。最终,卜庆君一名博士生没招到,只有四五名本科生愿意前往北京。
几经周折后,团队终有雏形。科学家们为北斗设计了两个新功能,一个是让迷途中人可以发120字短讯求助,一个是让用户5秒之内获得导航反馈。
2000年10月,北斗首星发射,一个多月后,第二颗北斗卫星也被送入太空,中国成为美俄后,第三个建成卫星导航的国家。
2002年,欧盟发起“伽利略”卫星计划,彼时,中方遇技术瓶颈,欧盟缺研发基金,双方决定联手开发。
然而,蜜月苦短,2006年,中国忽被排除在项目外,决议不让表态,资料不让浏览,技术不被告知,欧洲媒体称“中国人感到被严重利用甚至是羞辱了”。
中国开始独立研发北斗。
此时星空之上,卫星导航黄金频段已被美俄占去,只余一小段频率资源,国际电联约定:卫星先到者先得,且过期作废。
过期期限设在2007年4月17日。
2007年4月11日,北斗二号首颗卫星,随火箭进入发射架。然而发射前忽出故障,团队紧急抢修3天3夜。
4月14日凌晨4时11分,火箭终于升空,卫星开始变轨调整。
4月16日晚8时,卫星信号从两万公里外的太空传回,此时距频率失效仅剩4小时。
现场一片欢腾,那些常年沉默的人,放声哭笑。
人群中没有陈芳允,老人早在2000年北斗一号首星发射前数月,因病辞世。
晚年,他一直住在黄寺大街大院宿舍内,家中只有简朴家具和一台不大电视,见客所言,皆是卫星,有时谈至深夜,水泥小楼外满天星辰。
他年轻岁月,在西南联大执教时,那一代人,都爱唱那首《毕业歌》:

巨浪,巨浪,不断地增长!

快拿出力量,

担负起天下的兴亡!


与欧盟转为竞争对手后,北斗遭遇的第一重考验,就是原子钟。
卫星在太空定位,主要用时间计算空间,卫星里的原子钟,决定着测距精度。
此前,瑞士一家公司承诺出口原子钟,但被要求必须比伽利略所用的,低一个数量级精度。
北斗转为独立研发后,瑞士公司忽然终止合作,原子钟只能自造。
北斗团队中那群沉默的科学家,开始了无数日与夜。
最终,中国自研原子钟成功,300万年仅误差1秒,部分指标已超越GPS和伽利略系统。
北斗遭遇的第二重考验,是建设海外地面站。
因地缘政治,中国很难仿效美国GPS,在全球建立地面站。
北斗团队为此发明了星间链路,让卫星互联,只要有一颗卫星在中国领空,所有卫星便能通过它,联系到国内地面站。
星间链路一个关键技术方案,提出者康成斌,当年只有29岁。
上一篇 返回

Copyright © 2005 - 2020 Donglai. All Rights Reserved. 东来涂料技术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07079号-1 危化品经营许可证:沪(嘉)应急管危经许[2021]20707